徽茶文化

2833

2015-02-06
徽州茶人小传: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县黄潭源村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躬亲教育实践的三十年生涯中,以茶办学就是一段奇特的经历。无论是幼年的半工半读,还是稍长正式跨入崇一学堂,家乡的茶事始终是陶行知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乃至他投身平民教育,仍不忘从茶起步,以茶馆为载体进行办学实验。


  南京近郊的晓庄师范学校,是陶行知实践乡村教育的基地;而在晓庄师范学校附近有一个村庄叫畲儿岗,还有一片茶园;陶行知将这片茶园命名为“中心茶园”;他还聘请了农友陈金禄担任经理,自己则是亲任指导。而在这片茶园旁边,陶行知建了一家茶馆,一家专为庄稼人办的茶馆。为了办好茶馆,陶行知还专门雇了一位村嫂负责烧水冲茶。每天傍晚,只要那大喇叭式的留声机一响,畲儿岗村庄那些嗜茶的老汉们,便三三两两坐进茶馆喝茶聊天。庄稼人只有黄昏之后,才有工夫坐到这里喝茶,也只有喝着这样酽酽的茶汤,才好解除他们劳碌一天的疲乏,享受那份苦中作乐的惬意。


  从茶馆开张那天起,茶馆就像赶灯会一样,挤得门里门外都是人。所以,茶馆门口柱子上就张贴着陶行知自撰的茶联:“嘻嘻哈哈喝茶;叽叽咕咕谈心。”而晓庄师范的学生也在茶馆里和农民一起当炉烧茶,并在陶行知的带领下开展农民教育活动;他们根据农民的特点,以说书的方式教农民识字,边喝茶边解释,寓识字于品茶之中。


  畲儿岗的茶馆办出了效果,陶行知又规定晓庄师范的师生在每一所中心小学的附近都要办一所民众茶馆或茶园;此后,类似的茶馆便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畲儿岗茶馆由一花独放到迎来百花盛开,在中国教育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创造,在中国茶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佳话。比之一般的茶馆,它们既有相似点,也有其殊异之处。因为陶行知创办这些茶馆,并非仅把它们视为喝茶聊天的地方,同时更把它作为教育乡村民众的课堂和丰富民众娱乐生活的场所。正如他为一家茶馆撰写的对联:“为农民教育之枢纽,是乡村社会的中心”。


  陶行知是爱茶之人,他对家乡的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感情。他说:“我们徽州的土产本来不错,你看朱晦庵、戴东原诸位先贤,那一位不是土产”?“譬如茶叶是家乡的土产,我们徽州人是没有不喜欢喝徽州茶的”。是啊,徽州是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徽州茶就是徽州的土产、物产、特产……。


  陶行知与茶商世家的谢育华是至交,而谢育华是黄山毛峰茶创制人谢正安的孙子;他与陶行知是同乡也是校友,两人关系密切,友情深厚。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时,谢育华接到邀约信后即从上海赶到晓庄师范任教,他与陶行知一起带学生下田劳作;一同开办茶馆并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也正因为陶行知出生在茶乡且喜爱故乡的茶;所以,陶行知写了一首《毛峰茶诗》:“茶吞黄山云雾质,水吐漕溪草木香。来客若是玉川子,多喝一碗又何妨。”这首茶诗对黄山毛峰茶的产地、环境、品质都有细致的描述和赞誉,可谓是美轮美奂。是啊,故乡的毛峰茶既香又甜,多喝一碗又何妨啊!

Copyright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7936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