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文化

9776

2017-06-05
徽州茶人小传:胡炳衡

       胡炳衡(1873~1920),又名炳恒,徽州绩溪龙川人。胡炳衡是绩溪龙川胡氏家族第46世,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四。胡炳衡喜读诗书,“毕业于国立工业学校,初在商会任事,时不相投而弃,后易商。”他与二哥胡炳华参与泰兴黄桥、靖江季家市和泰县姜堰等地的茶庄商务,成为父亲胡树铭的帮手,并在姜堰东大街设立“东源泰”茶庄。  

       胡炳衡在父亲逝世后与二哥胡炳华共同继承了祖遗产业,兄弟俩根据家族茶庄茶务的情况,采取调整人事,严格规章,分开经营的策略;俩人结伴于民国初年(1912)到姜堰,恢复老招牌的“胡源泰”茶庄,交由胡炳衡掌管;在姜堰东大街东当铺对门,新设了“胡震泰”茶店,交给胡炳华负责。胡炳衡、胡炳华兄弟二人在艰难的营商经历中,深感徽州商帮在“三泰”虽有名气,但因店自为营,势单力薄,难以形成对外帮商贾的抗衡力;且由于同乡同行的无形竞争,又使得乡谊渐淡,缺乏扶助精神;长此以往,将会对本帮的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团结徽州旅泰商人,联络乡谊,以谋共同发展;经兄弟两人倡议并与同乡的洪、方两姓联合发起,组织徽州旅泰商人成立同乡会,设立了新安会馆;会馆置有馆舍十余间,水田十余亩,并兴建新安公墓一处。同乡会的建立,强化了徽州商贾在苏北的竞争力,促进了徽商在“三泰”地区的发展。他们在建立会馆的同时,还会同姜堰商会在坝口南侧西面建起了“义茶亭”,两侧还挂有一副“诚能感格上通霄汉,信会取悦下达平川”的对联。

       胡炳衡和许许多多的徽商们一样,热心所在地的公益事业,奉行“欲把名声充宇内,先将膏泽洒人间”的信条。当年在泰县小白米镇西的古运盐河上,胡炳衡联络猪行老板乐子生、草行老板王宝芝,三人共同捐资于民国八年(1919)建成了“三元桥”。对此义举,泰县文人于燕伯《小白米重建石桥》作诗说“曾记三元是木桥,当年旧制已全消.而今借得他山石,西锁淮流接海潮。”小学校长丁蜀乔也有《赠胡源泰》诗曰“绩县本来是故家,绿叶青枝走天涯,生平不喝长寿汤,劝君多饮珠兰茶”。此后,胡炳衡又捐资扩建泰县学校,重修黄桥“南坝桥”,修好后改名为“文明桥”。胡炳衡等姜堰徽商还积极捐款疏浚河道、建殡房、置义冢等;真是经商一方,造福一片。胡炳衡的妻子陈启秀,家族里人称“四婶”,后辈们则称她“四老太”;她“三泰”地区绩溪胡氏茶业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胡炳衡、胡炳华相继离世,胡氏茶庄陷入危机的时刻,“四老太”毅然站了出来。她临危不惧,镇静自若,主持5爿茶庄店务,统揽家事、店事,突显出一个女强人的才干。在胡炳华之妻卯夫人的协助下,“四老太”肩挑经营重担,重金聘请经理,健全管理制度,潜心经营,使各店业务很快就走上正轨,仅半年时间,便扭转了亏损局面。

       回顾胡炳衡和胡炳华在姜堰的经商之路,真是历经坎坷和艰辛,然在他们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中,却是处处体现出“徽骆驼”和“绩溪牛”的商而好儒,诚实守信,积德行善,精诚团结以及与时俱增、锲而不舍的开拓创新精神! 

Copyright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7936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