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文化

2334

2016-05-02
徽州茶人小传:汪 循

    汪 循 (14521519),字进之,号仁峰,徽州休宁人。明弘治九年进士,授永嘉县知县,官至顺天府通判。他一生笃志清修,不入俗,也不融于俗;正是抱着对世儒的极度失望,才“奉身求退,诛茅结屋于仁峰之下,养拙而自修”。汪循清誉满天下,逝世后,一朝名流数百人为其书挽诗,真可谓国朝重器,沧海遗珠!汪循文章流畅平易,不事雕琢;诗亦清新疏简,有道学气;学术以朱熹为宗,有《登大鄣山》诗及《仁峰文集》传世。

    明弘治九年(1496),汪循写了《煎茶》诗一首,诗前小引记述道:“徽出茶佳,可与宜兴并,六安不如也,但造作欠工,而俗又不解煎,往往以萌芽者射利,自用者甚粗粝,且以瓶罂汲水,下茶置炉,渐藉渐添,直煎至晚,以应宾客,自饮亦如是。子从外啜佳茗归,甚厌之。”从汪循茶诗的引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及明时,徽州茶叶的天然资质不错,“可与宜兴(岕茶)并列”;但是,其制作工艺及饮用方法都比较粗糙;尤其是一些茶商,只是将萌发的茶芽用作贸易,而“自用者甚粗粝”;加之品饮方法不佳,煎煮时间过长,故难品尝到茶的色、香、味……。而出生在徽州的汪循对于家乡的茶是喜爱的,而且也十分关注;他将故乡茶叶的境况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描述和评价,想来是爱之情深,思之情切……。究其因,还是茶叶加工制作的技术问题没有突破;所以,在炒青法问世之前,徽州茶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徽州茶自唐以降,一直是以产量取胜;虽然茶叶品质也是甚佳,却未能在与各地茶叶的比较中出类拔萃,主要是缺乏茶叶的“核心竞争力”乃至“品牌”或“名气”;而这一现象却一直延续到朱元璋“罢团(茶)改散(茶)”以后……。也就是在明弘治年间,徽州茶人运用各种不同的工艺与措施,终于使茶叶达到了“精於炒焙,不损本真”的效果;这就是在蒸青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更臻完美的“炒青法”制茶工艺。当“炒青法”的代表松萝茶,以它独具一格的色、香、味、形,天趣备至的“瀹”饮方法,从而在茶叶的舞台上纵横捭阖乃至风靡世界时;它们就步入了中国历史名茶和文化名茶的行列。而汪循诗中说的煎茶,则是一种泡茶的方法;是指煮茶、烹茶、煮茗,这是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煎茶法的推广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饮茶兴趣,也有效地刺激了茶叶的消费;同时还培养了茶人群体,推动了饮茶成俗及嗜茶成风癖的风尚。然至明洪武年间,炒青茶大兴,撮泡法渐次形成,煎茶法开始没落;纵然二三文人雅士偶然为之,然而器具不备、团茶叶茶未分,加之不谙茶法及煎点不力,煎茶法已名存实亡。所以,汪循的煎茶方法是落伍了,然对于徽州茶的关切依然是拳拳游子心,值得称道。

    中国文人历来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于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故从“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文人汪循就是如此。而茶的清心、淡泊又符合汪循的这种心态,所以,他对茶的热爱,不仅仅在于茶的本身,而是追求一种纯净、深远及空灵的意境……。
Copyright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7936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